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安新闻中心

五“心”同创 筑梦科技强国丨陕西西安:加速构建授时系统“星地一体化”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时间频率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项目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陕西省在此期间唯一牵头推进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构建,旨在与星基授时系统共同组建星地一体化国家授时系统,这将极大提升我国授时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是我国“十三五”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项目之一,被作为战略导向型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该项目于2021年5月真正开始启动,规划用五年时间完成。

  项目负责的人介绍,该系统分为三大部分,1.在西安(西安科学园)建设项目核心——运控中心,负责系统总体运行、控制、监测、维护和数据中心,建成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平台,支撑产业化和地方经济发展;2.在我国西部建设三个增强型罗兰授时发播台,实现长波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重点区域授时精度优于百纳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建设连接全国主要城市和重要用户的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骨干网(总长约2.4万公里),时间传递精度优于百皮秒,频率传递精度达到E-19量级,达到国际领先。

  目前,“运控中心”已落地西安(西安科学园),进入室内装饰阶段,未来,运行控制中心将与星基授时系统共同构成星地一体化国家授时系统,将负责整个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运行、控制、监测、维护以及数据中心的任务,并将作为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平台,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增长。

  当前,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三大部分均已进入工程研制和集成联调阶段;土建方面,“西安运控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完成装修;敦煌、库尔勒、那曲及等地的“罗兰授时发播台”也将陆续完工,计划2025年全面完成基础建设。

  工艺方面,“西安运控中心”已经逐步分批设备进场安装;“罗兰授时”已于2024年9月实现敦煌授时台试发播,完成首批差分基准站建设,利用差分技术将授时精度提高百纳秒级,具备了与北斗授时相互备份的能力;“光纤授时”已完成西安-北京段、西安-合肥段建设,建成国际首个十皮秒级稳定度的千公里实地光纤传递工程应用系统。

  项目负责这个的人说,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顶级规模、功能最完善的地基授时系统,并与北斗星基授时系统共同构成我国空天地一体化综合授时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将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们国家在国际授时服务领域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国家授时中心还计划将长短波授时系统部分搬迁至西安科学城,与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运控中心并址建设。并进一步发挥集群效应,形成包括国家时间基准系统、时频与导航领域国际交流中心、时频技术应用示范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国家级测试认证中心在内的产业创新基地。这一举措将促进陕西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层次地融合,使西安成为技术创新高地和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为西安“双中心”建设不断提供有力支撑。

  代表委员风采丨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 汽车行业不要卷价格 而是卷技术、卷品质、卷品牌

来源:bob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5-03-07 21:48:11